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五年謀變 廣東欲破區域發展不平衡怪圈

“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方模式正在醞釀新的變革。2012年5月9日至13日,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在大會上作出的工作報告中提出,作為廣東實現科學發展最重要、最艱巨的任務之一,未來5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將成為廣東全省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要取得重大突破”。汪洋主政廣東5年來所力推的轉型升級戰略,一直被認為是“事關廣東前途命運的一場硬仗”,如今已經成為廣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的重要路徑。《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從廣東省發改委獲悉,為瞭盡快縮短粵東西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的發展差距,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廣東省醞釀多年的《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望在今年開始正式實施,目前這一《規劃》已經上報國傢發改委,預計近期可獲批出臺。而為瞭配合該《規劃》的實施,廣東近日已經正式出臺瞭《廣東省生態保護補償辦法》,從今年開始,廣東省級財政將每年安排生態保護補償轉移支付資金,對生態功能區內的縣市給予補償和激勵,以幫助生態功能區緩解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主體功能區試驗這份在國傢主體功能區規劃基礎上修訂、由廣東省政府耗時5年才組織編制完成的《規劃》,將成為未來廣東國土空間開發戰略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根據廣東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情況,將廣東的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明確瞭各類功能區的地域范圍、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目標、開發指引等內容,並進一步制定瞭上述四類主體功能區中的11個功能片區和21個地級以上市的開發指引。”《規劃》項目具體負責人、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所長張虹鷗向本報記者介紹稱。根據2011年4月,時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的朱小丹在《行政管理改革》雜志刊文介紹的《規劃》主要內容顯示,這份《規劃》確定瞭符合廣東省情的國土空間總體開發策略:其中,珠三角地區被規劃為優化發展區;珠三角外圍片區、粵西沿海片區、粵東沿海片區和北部山區點狀片區被劃分為重點發展區,是未來廣東的四大新增長極;粵北韶關、梅州、河源地區的11個縣(市)則根據國傢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列為限制開發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總體而言,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約占廣東全省國土面積的53%,生態發展和禁止開發區域約占47%。“劃分主體功能區的意義就在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而不是均衡發展。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也不是不能開發,而是選擇合適的產業發展,在保護資源生態的基礎上限制開發,破除以往片面追求經濟總量、忽視發展協調性的傳統發展觀念,從而使得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轉變。”張虹鷗對記者表示。為探索適合廣東實施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路徑,從2008年到2011年間,廣東先後選擇瞭增城市、清遠市、雲浮市以及南嶺生態區內的始興、乳源、蕉嶺三個縣區作為試點地區,分別探索四種類型不同、層次不同的主體功能區建設示范經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個地區的試驗都是比較成功的。”張虹鷗評價稱。以清遠為例,按照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清遠市劃分瞭重點開發和生態發展兩類區域。在一市有兩類主體功能區的情況下,探索建立瞭促進不同功能區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並初步建立瞭財政、投資、產業、土地、人口和環保等配套的政策體系。2010年,清遠成為廣東第一個GDP突破千億元的山區市,增速高達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45.47%,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GDP、財政收入等指標增幅連續7年在全省排列第一。2000萬轉移支付的財政挑戰而除瞭地區單獨試點外,廣東亦試圖建立一整套全省性的綜合政策配套體系為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實施奠定基礎。今年5月7日,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生態保護補償辦法》,規定從今年開始,對符合條件的生態功能區縣(市),省級財政將實行財政轉移支付,以基礎性補償和激勵性補償兩種方式補償生態區縣(市)的財政收入。由於《規劃》還在等待國傢發改委的批準,因此目前廣東省內能夠符合條件、可以納入補償范圍的縣市隻有11個,初步測算,每個生態功能區縣(市),平均每年可比非生態區多獲得2000萬元的一般轉移支付。“配套政策體系的建立是未來廣東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再好的規劃也需要政策制度來保障。”張虹鷗告訴記者,廣東除瞭在財政轉移支付方面有所動作外,“雙轉移”戰略的推出、各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化等方面的改革嘗試都是為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做鋪墊。2008年以來,廣東省下發一系列文件力推的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通過珠三角地區“騰籠換鳥”,促進產業梯度轉移促進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廣東省社科院珠江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對記者透露,僅廣東建立的34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2010年實現的產值就達到瞭1954億元,稅收109億元,成為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的新增長極。而2009年廣東省出臺的《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2009~2020年)》,則提出分四個階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為縮小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提供瞭路徑。2011年,廣東省政府又分別出臺瞭粵東西北三個地區的區域發展規劃綱要(即《粵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粵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粵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合稱粵東西北規劃)。這是繼廣東省出臺的粵東西北地區指導意見後,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又一戰略部署。“這些政策措施,在今後5年都會逐步得到落實。”在黨代會結束後的網聊中,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對關心粵西北地區發展的網友表示。盡管目前看來,打破廣東粵東西北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格局似乎“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但不少學者依然認為,受限於廣東省的財力以及粵西北地區的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可能至少要到2020年,當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基本完成之後,廣東省政府才能騰出更多的財政空間支持粵西北地區的發展。廣東的挑戰首先來源於財力的限制,“盡管廣東號稱第一經濟大省,但每年上交給國傢的財政收入也是最多的,實際上廣東的財力捉襟見肘;廣東21個地級市當中,除瞭珠三角9個地級市以及粵東西北地區少數幾個地級市的財力能自給自足外,大多數山區縣市都需要省級財政轉移支付。這給廣東的財政帶來瞭很大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很難有足夠的財力去可以支持粵東西北地區的發展。”成建三對本報記者表示。成建三建議,廣東應考慮如何建立一個下遊對上遊的合理補償機制,甚至包括建立一個政府、社會、企業等各方面都參與的生態補償機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區的補償資金問題。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桃園市信貸n.com/2012-05-18/141566793.html

信貸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odwint68 的頭像
    goodwint68

    goodwint68的部落格

    goodwint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